当前位置:首页 > 综合 > 正文

“特朗普2.0” 三个月,芯片巨头集体消化不确定性冲击

  • 综合
  • 2025-04-19 22:42:03
  • 15

界面新闻记者 | 李彪

界面新闻编辑 | 文姝琪

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上台执政的三个月后,芯片巨头近期都在集体消化“特朗普2.0”的不确定冲击。

关税政策冲击是近期笼罩在半导体行业上空的阴影。

昨日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,台积电董事长兼总裁魏哲家在回应关税影响时提到,目前尚未看到客户行为有任何变化,公司也不会因关税问题调整全年增长预测,但关税政策的潜在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与风险,台积电会继续审慎观测变化调整运营策略。

财报数据显示,台积电业绩目前超出市场预期,第一季度营收达8392.54亿新台币,同比增长41%;净利润3616亿元新台币,市场先前预估3467.6亿元新台币,大增近60%。公司维持2025年的预期不变,全年营收增长将在20%-30%之间。

但关税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只反映在短期的业绩上。

作为全球第一大芯片制造商,台积电占去全球60%以上的晶圆制造产能,其生产基地集中在台湾本土,截至2024年年底,新竹、台中、台南三地的产能仍占台积电总产能的85%以上。美国则是台积电最大的出口国,占其总收入的60%,前五大客户中的苹果、英伟达、高通、AMD均来自美国。

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后,台积电加大了赴美建厂的投资,这一举措当时被外界解读为应对加征关税的冲击。

在美国前总统拜登任期内,台积电接受白宫芯片法案66亿美元补贴,计划在亚利桑那州投资超1650亿美元建设六座晶圆厂,分别用来量产4纳米/5纳米、3纳米/2纳米的先进制程芯片。

特朗普上台后,台积电3月宣布在原有的基础上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,计划再建五座工厂。

此次在一季度财报会上,魏哲家介绍称,台积电有意加码美国投资,未来30%的2纳米芯片产能将美国生产。2纳米芯片的量产如今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。台积电2纳米芯片按计划将在今年下半年量产,年底的产能目标是达到5万片,三星、英特尔也计划在年底启动量产。另一家日本晶圆代工初创企业Rapidus则正在加速建厂试产2纳米芯片,预计2027年开始量产。

事实上,不只台积电,芯片巨头近期都在集体消化“特朗普2.0”带来的不确定冲击。

在本周举办的财报电话上, 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的CEO傅恪礼(Christophe Fouquet)透露,美国加征的关税将会带来新的不确定性,目前正密切关注关税动态,尚不能对关税的影响量化做评估。CFO戴厚杰(Roger Dassen)进一步指出,关税主要从四个方面对ASML产生影响:一是美国从荷兰进口光刻机,整体系统价格受影响;二是美国进口所需的零部件和工具受影响;三是ASML在美国也有一定产能,光刻机所需的部件进口也受到影响;四是其他国家可能对美国进口产品施加关税。

ASML第一季度营收为77.42亿欧元,同比增长46.4%;净利润为23.55亿欧元,同比增长92.4%。在全球各地区市场中,韩国占比40%,是第一大收入市场,主要得益于三星、SK海力士等韩国大厂因HBMAI存储芯片市场爆发正加紧扩产,带动了ASML光刻机的采购。中国大陆为第二大市场,经过2024年赶在出口禁令窗口期内抢购合规DUV光刻机带动暴涨后,收入占比已从近40%回落稳定在25%上下,来自美国的收入占比为16%,与中国台湾持平。

同样是在本周,另一家AI算力芯片巨头英伟达创始人、CEO黄仁勋突然现身北京。据央视新闻报道,此次黄仁勋来华系应中国贸促会邀请。在当天的行程安排中,他先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见面会谈,晚间又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会面。

此次距离黄仁勋上一次现身北京刚满三个月。今年1月,在特朗普就任总统前夕,黄仁勋飞往深圳、北京、上海三地参加英伟达中国区公司年会。而此次在黄仁勋来华前一天,据《财经》报道,美国政府已正式通知英伟达,将对其“对华特供版”AI芯片产品H20 GPU(人工智能加速计算处理器)升级出口管制。H20面向中国市场(包括香港、澳门特别行政区)出口需要获得需要获得美国商务部颁发的出口许可证。

在会谈中,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问及“英伟达如何评估美国落地H20芯片管制的影响”,黄仁勋表示,美国政府加强芯片出口管制已对英伟达业务产生重大影响。但英伟达进入中国市场已三十年,中国市场对英伟达至关重要。英伟达未来将继续不遗余力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体系,坚定不移服务中国市场。

根据英伟达发布的2025财年财报(对应2024年)介绍,英伟达全球收入主要来源于美国、中国大陆、新加坡等区域。美国占比47%排第一;中国大陆占比13%排第二,中国台湾地区占比约1.4%;新加坡及其他地区收入占比约38.6% 。

有话要说...